日本內閣4月1日上午舉行會議,決定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大幅放寬對外輸出日本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的條件。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外交室主任呂耀東認為,日本放寬武器出口限制在國家戰略上意在謀求成為“正常國家”,並希望通過出口武器保證海上通道的安全,將給中日關係帶來潛在影響。
  新出台的“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聲稱,隨著安全保障環境的變化,有必要修改原先的“武器出口三原則”。
  日本政府1967年頒佈實施“武器出口三原則”,即禁止向社會主義陣營國家、聯合國決議規定實施武器禁運國家以及國際衝突的當事國或有衝突危險的國家出口武器。1976年,當時的三木武夫內閣又對上述原則進行增補,實際上全面禁止了武器出口。
  日本共同社報道,根據新的“三原則”,日本將在下述情況下允許出口武器裝備和技術:一,有助於促進和平貢獻與國際合作;二,有助於日本的安全保障。
  根據第二點,日本還將可以與以美國為首的安保領域合作國共同研發和生產武器裝備,加強與同盟國等方面的安保和防衛合作,確保日本自衛隊和日本人在海外活動的安全。
  針對日本政府1日正式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當天表示,中方對此高度關註,希望日方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洪磊說,日本在軍事安全領域的政策動向事關地區安全環境和戰略穩定,也關係到日本國家發展走向。中方對此高度關註。
  他說,中方希望日方深刻吸取歷史教訓,重視亞洲鄰國的安全關切,順應時代潮流,走和平發展道路,多做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新華社供本報特稿
  新華
  時評
  安倍揭去伏地魔又一道符咒
  安倍政府1日正式通過“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以取代日本戰後長年實施的“武器出口三原則”。同樣是“三原則”,安倍完成了從“原則禁止”武器出口到“原則解禁”武器出口的180度轉身。
  從“禁止”到“解禁”,一字之差,卻意味著安倍揭去了幽閉日本軍國主義伏地魔的又一道符咒,日本距離安倍夢寐以求的“軍事大國”目標又近了一大步。錶面看,新的“三原則”對武器出口仍設一定門檻,但在實際運用中,只要藉口“國際和平貢獻”或“日本安全保障”需要,東京就能對武器和軍事技術出口大開綠燈。為掩人耳目,安倍政府習慣性地給解禁武器出口套上“和平主義”外衣。然而,世人皆知,解禁武器出口也好,解禁集體自衛權也好,都是安倍政府決心複活“軍事大國”的臺階,與和平何干?
  日本解禁武器出口的另一動機是讓“日美戰車”的齒輪進一步咬合。新的“三原則”將提高日美軍事裝備的通用性。
  根據“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運用指針,日本可向有安保合作關係的國家提供救助、運輸、偵察、監視、掃雷等合作領域的裝備。日本媒體解讀說,這意味著日本今後能以維護海洋航路安全為由,向菲律賓等“盟友”提供艦船、軍機等裝備。顯然,通過策略性出口軍火,安倍領導的日本將對地區紛爭和軍備競賽推波助瀾,其作為地區麻煩製造者的能量將進一步釋放。
  一個對侵略歷史毫無反省的日本領導人,無論怎麼口吐蓮花,從他手裡出去的槍炮都只有硝煙味;而日本軍國主義伏地魔一旦完全“自由”,迎接亞太乃至全球的絕不會是福音。據新華社電  (原標題:日本執意放寬武器出口限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e71tenv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